Unesco
Fact

所有德国人都认同纳粹的种族政策吗? 如果他们不认同怎么办?

Share

关于德国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认同纳粹的种族政策一直是饱受争议的话题。必须区分“纳粹党上台”时期(1924-1933年)、战前时期(1933-1939年)和战后时期。总的来说,在纳粹上台之前,德国人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反犹太主义在纳粹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因为出于选举目的反犹太主义被淡化了。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战前时期,社会和政权加速推动了种族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对德国和其他地方犹太人的遭遇明显有着广泛的了解。在这三个时期,反对政权的程度和性质(以及惩罚的严厉程度)也有所不同。

直到1933年(“纳粹上台”时期),纳粹宣传中包含了恶意的反犹太形象,但在它认为反犹主义适得其反的地区却低估了反犹主义的作用。研究表明,德国人之所以反犹太是因为他们成为了纳粹分子,而不是反犹主义是纳粹党呼吁的主要内容。但在1933-1939年战前时期,德国公民社会自行采取措施,以超出政权政策的方式排斥和隔离犹太人,从经济上受益于将犹太人排除在经济生活之外。盖世太保的记录表明,大多数因违反种族法律而被捕的事件都是源于告密者提供给盖世太保的信息,尽管无从得知这些告密者在多大程度上是解决个人问题还是出于意识形态信念的行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对德国和“东方”犹太人的遭遇有着广泛的了解,因为被占领的波兰和苏联士兵的信件和照片中都有对暴行的生动描述和描绘。盟军的宣传广播也透露了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细节,正如慕尼黑白玫瑰等反抗组织的宣传那样。对国内反对派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与对窝藏或帮助犹太人的严厉惩罚相辅相成。

在反对种族政策和暴行方面,最重要的事实涉及直接施害者。有许多例子表明,如果士兵和警察表示不愿意参加屠杀行动,则会“得到原谅”。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施害者因拒绝杀人而受到惩罚的例子。

Do you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e Holocaust?

Ask Here

Cookies allow us to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site an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website you accept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