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极权主义政权,纳粹德国试图将其意识形态,也就是反犹太主义纳入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约瑟夫·戈培尔领导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公众启蒙与宣传部控制着德国的文化生活,而专业组织、青年运动和劳动力控制则确保个人无法完全避开意识形态的灌输。还要记住的是,宣传借鉴了几个世纪以来传播仇恨犹太人的既定形象、主题和比喻。
戈培尔领导的宣传部指使媒体向听众散播反犹宣传。顽固的纳粹分子定阅朱利叶斯·施特赖歇尔的小报《攻击者》中肮脏、色情的内容,而其他报纸则遵循详细的报道准则,否则可能会面临集中营监禁。广播、新闻媒体、戏剧和音乐也收到类似的指示。
电影是20世纪30年代最先进的技术,是传播宣传的重要手段。为支持强化优生政策和种族政策,专门制作了“纪录片”电影来加强意识形态:例如,电影将身心残疾的人描绘成活着“就是一种负担”。1940年的电影《永恒的犹太人》(Der ewige Jude)用华沙和罗兹犹太区饥饿和堕落的人群镜头来描绘“典型”的犹太人生活场景以及一系列可怕的仪式性屠杀动物的场景。就连政权的反对者也报道了这部电影的强大影响力。戈培尔也赞成制作故事片作为宣传手段。像《犹太人苏斯》(Jud Suss)和《罗斯柴尔德家族》(The Rothschilds)(均为1940年制作)这样的电影通过浪漫或“惊险”的叙事强化了反犹太主义意识形态,意在转移人们对战时困境的注意力。
年轻人是纳粹宣传的重点对象。散播反犹太思想最贻害无穷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学校课程。与教师职业的高度纳粹化一致,将“种族科学”纳入课程表,并向孩子们教导犹太人和其他不符合纳粹社会愿景的群体的“特征”。其他学科的问题和主题也被赋予意识形态的角度,比如在数学考试时,提问“无用之人”消耗了多少食物。尽管在学校不断进行宣传,然后又在晚上举行青年运动会议,这引发了一些愤世嫉俗和叛逆思想,但很多年轻人整日都接触某种形式的宣传。
尝试从宣传活动中赚钱的动机可能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施特赖歇尔的儿童图书《毒蘑菇》(Der Giftpilz)在1938年出版后就在学校广泛使用。但在同一年,德累斯顿公司Günther and Co发行了一款儿童棋盘游戏Juden Raus! (犹太人出去!),玩家必须收集“犹太人”并将其“驱逐”到巴勒斯坦托管地。尽管包装盒上欢快的营销语言证明了反犹太主义在社会上的可接受性,但该游戏遭到了党卫军的批评,认为它轻视了纳粹的目标,并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对。